CN / EN

钛产品

PRODUCT CENTER

白水鉴心绘宏图

2024-01-29 钛产品
描述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是最主要的钛系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优异的白色颜料,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化学纤维、橡胶、油墨、电子陶瓷、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二氧化钛消耗量的多少,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1994年3月,安纳达人胸怀着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书写铜陵化工辉煌的历史使命感,审时度势,厚积薄发,作出了一项果敢的决策:兴建一条年产4000吨锐钛型钛白粉生产线年里,安纳达钛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在铜陵这座被誉为“中国古铜都”的城市,奏响了精细化工发展的时代之声。

  步入新世纪,安纳达钛业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以开放、谦虚、包容的心态,秉承“倡导绿色化工,提升传统产业”的宗旨,成功地构建了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的策略,用超常规发展体现着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

  2005年3月28日,由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开诚投资有限公司、铜陵通源投资有限公司、铜陵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拥有总股本5892万元,具有3万吨/年锐钛型钛白粉生产能力的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成立揭牌仪式。

  2007年5月30日,安纳达钛业2000万股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安纳达,股票代码:002136),募集资金1.6亿元,用于3万吨/年锐钛型钛白粉升级改造项目建设。2009年3月,一条全新的4万吨/年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安纳达钛业产品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1年3月8日,安纳达钛业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59亿元,用于4万吨/年致密复合膜金红石型钛白粉技改工程建设。该工程于2012年12月建成,今年1月25日获准进行试生产,使安纳达钛业高端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能力翻了一番。

  在风雨中磨砺,在彩虹里昂扬。一个建厂初期规模仅有4000吨/年的小厂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发展成了今天安徽钛白粉行业独领风骚的“领头雁”;近20年的潜心经营,成就了今天家喻户晓、广受青睐的“安纳达”品牌;近20年的精心培育,更是锻造了一批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勤劳刻苦、可敬可爱的安纳达精英。

  如今,安纳达钛业已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10.48亿元,具有8万吨/年钛白粉生产能力,产品涵盖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专用钛白粉三大系列的国内钛白粉生产骨干企业。公司目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标准化AAA级示范企业,建有安徽省高性能钛白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早在本世纪初,安纳达人就主动顺应市场发展潮流,适应产品营销新变革,确定了“用心承诺,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把实现用户的需要和期望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在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进行了持续的创新,一直在优化营销和服务模式。

  一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动摇。安纳达钛业提出了“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标准”的经营指导思想,并将之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内容,教育和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把企业当作市场,把自己当成客户,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客户,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想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我还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从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快捷、规范而又热情、周到的服务,真正把客户当作上帝。

  “我的客户在哪里?我的客户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为客户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客户再做些什么?”营业销售人员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在寻找、挖掘客户的同时,注意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讲述心目中理想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由客户说了算。在产品研究开发上,他们坚持以实现用户需求为己任,积极致力于适应性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对投放市场的产品不断进行适应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技术改进;另一方面为适应和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努力拓展已有产品的应用性能,不断开发不同系列的专用钛白粉产品,并将其迅速转化为市场优势。在生产组织上,他们通过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规范市场化运作,使现代企业分工协作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适应了钛白粉市场多元化、转换快的竞争要求。在销售管理上,他们坚持“双赢”的营销策略,主动维护客户的利益,培养客户忠诚度,在与客户共赢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安纳达人懂得,“有活干就是幸福,干好活才有活干”;他们更明白,“市场是龙头,质量是生命,服务是后盾,素质是保证”。因此,他们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在岗一分钟,标准六十秒”。

  二是开展服务创新,推行情感销售。安纳达人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更多地赢得客户,就必须在服务上下更大的功夫,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热情,考虑得更加周到。因此,销售员们为自己定下了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的规矩。日常工作中他们以“四声服务、四个提倡、四个坚持”为标准:客户进门有招呼声,求购产品有介绍声,询问情况有解答声,客户离厂有道别声;提倡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相应,一把椅子相待,一杯清茶相奉;坚持诚信第一,坚持客户至上,坚持耐心细致,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点、定时)送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使安纳达人的形象传达感应到每一位客户的心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客户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是建立新型客户关系。变企业与客户的交易型关系为伙伴关系,并努力追求在预期、认知和体验三个层次上的客户满意,实实在在地以客户为中心,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大力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加强客户评价,建立起科学、客观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确定“安纳达”牌产品留给客户的印象以及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通过“倾听─回应─认可─尊重”的过程,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全国各地有“安纳达”牌产品销售的地区,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服务系统,确保服务及时到位。在狠抓国内市场开拓的同时,安纳达钛业通过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与国外客户直接交流,利用电子商务和企业邮箱全面接受世界各地实时询盘,与全球各地客户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成功地将商业触角延伸到欧洲、北美、西亚、东南亚等地,开发了一批稳定的国际市场合作伙伴。

  近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近20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安纳达钛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钛白粉的用途非常广泛,生产工艺却相当复杂,整个生产过程化学反应多,工艺技术控制难度大,是典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安纳达钛业始终坚持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在参观后感慨地说,安纳达能做到今天这个局面,吃的完全是“创新饭”。

  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在不断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的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技术交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升工艺技术水平。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与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进行了TiO2水解工序在线自动化控制、聚酯消光用钛白粉产业化、钛白粉后处理包覆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高性能致密复合膜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高性能致密复合膜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项目,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不仅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铜陵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还被安徽省政府列入《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公司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安徽省高性能钛白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源和平台的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一方面紧紧围绕产品品质提升和产品创新开展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大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围绕提升现有产品应用性能、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开展研发攻关,力争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尽快形成突破;另一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嫁接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关键设备和材料,加大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力度,为实施产品营销差异化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公司还坚持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地对研发设备及检测仪器进行更新和升级换代,先后添置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XRF荧光光谱仪、压升吹膜机、小试及中试平台、耐候性检测平台等,为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自2006年以来,企业坚持每年申报2~3项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目前已有一种致密复合膜钛白粉的表面处理方法、一种用钛白废酸生产普钙的方法、一种钛白酸性废水预处理的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和带窑体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煅烧窑、一种带有喷淋装置的废气回收塔、一种高空加料装置、一种用于装袋的振动装置、带振动装置的电石渣下料斗、刮料器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投产近20年来,安纳达钛业始终牢牢把握发展先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

  一是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公司坐落在具有3000年开采历史,人杰地灵、风光旖旎的中国古铜都--安徽省铜陵市,距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90千米,距世界著名风景胜地黄山180千米。公司滨临长江黄金水道,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铁路专用线毗邻厂区,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公路交错贯通全境,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二是生产原料资源丰富。硫酸是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原料,而铜陵作为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其硫酸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硫酸产地。

  三是循环经济优势明显。安纳达钛业坚持认真履行环保责任与义务,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9年,3万吨/年锐钛型钛白粉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投入893万元对原有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污水处理能力完全能够满足装置运行需要。

  2011年,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对锐钛型钛白粉生产装置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在4万吨/年致密复合膜金红石型钛白粉技改工程建设中,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高规格的环保配套设施。

  2012年,公司投资500多万元,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化整合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处理站排放的达标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净化处理。

  今年,公司又投资300万元对部分工序无组织排放废气集中收集处理。目前,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废酸浓缩装置已经建成。

  为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公司所有环保设施全部实现DCS集中控制;排放口分别安装了SO2、COD和pH在线监测设施。与此同时,安纳达钛业在“三废”综合治理研究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有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转窑尾气和稀硫酸综合利用的方法、一种钛白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用含硅、铝玻璃体的废渣和化学石膏制免烧砖的方法3项发明,并申请了专利。通过将这些技术逐步投入工业化生产,有望更好地解决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治理问题。此外,安纳达钛业还依托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优势,将副产品硫酸亚铁用于生产铁系颜料,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经过提浓,提供给毗邻的企业作为生产磷肥的原料,利用毗邻企业硫酸和苯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作为生产用汽,不仅节约了大量的锅炉燃烧用煤,而且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为公司走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四是品牌形象优势突出。公司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证,一切服从于质量;用户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切服务于用户”的质量方针,致力于铸造国际知名品牌,全力实施“名牌兴企”战略,安纳达牌商标被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安纳达牌钛白粉荣膺“安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结束了安徽省钛白粉行业没有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历史。

  回首过去,安纳达人豪情万丈;展望未来,安纳达人勇往直前。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创造了先机,开辟了钛白粉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安纳达钛业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先进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拟在条件成熟时新建一条1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装置,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并将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到电子陶瓷、冶金、化妆品、食品、医药等行业。

  安纳达钛业正满怀信心地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规模高效、现代化的钛白粉生产企业的目标迈进!安纳达钛业愿和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为了振兴民族钛白粉工业,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出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回报客户,回报社会!

  “近期,硫铵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期,全力提升硫铵产量,重排车间调节酸肟比值,逐步将比值控制在最佳稳定状态,包装车间和销售人员全力配合,做好装车和订单两个环节的衔接……”自从确定了“...

  “他们心系企业忧患,与公司同风雨、共命运;他们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诠释着用平凡铸造非凡,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下面有请公司2023年度劳动模范王立业、白秋媛……”1月24日晚,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

  “在化工行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企业要实现长远平稳健康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成果的专利‘知产’保护。”1月23日,大连中鼎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卫军表示。中鼎化学成立于2011年,是2....

  近日,位于福建泉港石化基地的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汽油组分从泉港鲤鱼尾码头运送到位于泉惠石化基地的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标志着泉州2家石化企业首次实现资源互联互通。

  1月18日下午,一辆载有33.6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产品的货车从河南省煤气集团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仓库出发,发往华东地区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

  2023年,玉门炼化总厂牢牢把握对标攻关工作重点与难点,9项指标创近10年最好水平,高效产品收率与高标号汽油比例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17.05个百分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统计代码